新春走基层丨我在阿拉山口看中欧班列“换鞋”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白素君

这小子已经是全国通缉犯,不管那件东西在哪里,他都逃不掉警察的追捕,只要套出那个东西藏在哪里,我既的到了十亿,又能升职何乐而不为呢

  “呜呜呜呜……”室外,凛冽的寒风呼啸着。

张庆辉两人早已经接受张小虎这个表弟的神秘,对于参加这种宴会,十分的期待,比他们朋友举办的宴会,不知道要高档多少。

  “轰隆轰隆……”室内,一列列装满货物的列车,从阿拉山口站集装箱换装库有序地驶进又驶出。

身子如同离弦之箭,甚至超越了雷电,快速的跳跃,等王晨反应过来的时候,老人的拳头已经攻击在他的胸膛之上。

  1月20日早晨,伴着机器的轰鸣声与对讲机不时传来的指令声,杨强林熟练地爬上距离地面20多米高的龙门式起重机上,进入驾驶室,开始操作桥吊。

安娜三人藏进了一个小建筑内,这个小建筑,可以观察到叶凡住的地方,正好避开了梦瑶等人所在的旅馆,她如此的大胆,自然是抱着越是危险的地方就越是安全的侥幸心理,可以更好的观察叶凡,然后等颜思娜办成之后再行动。

  只见桥吊伸出黄色的长臂与铁爪,缓缓移动,精准地抓起地面上一节重达20吨的集装箱,平稳升至半空后放下。如此连续重复3次测试动作后,他把集装箱放回原位。

南宫英雄后悔,当初怎么没有亲自拿下张小虎,要不然现在这完美的隐匿法门,就落在自己的手上,凭借强悍的隐匿法门,自己在圣仙中,也会成为令人恐怖的存在。

  这是每次“换装”前必要的测试,结果显示机器制动性能良好、升降安全可靠,才能正式开启作业。

  杨强林透过车窗,望向斜对面,那里站着信号指挥员王东山。此时,王东山挥动着手中的绿旗,发出了开始作业的信号。

  收到指令的杨强林,操控着铁爪向左前方徐徐平移。当移至宽轨火车的车顶上方时,绿旗向下方挥动,杨强林移动铁爪让它下降,使其与集装箱顶部的锁孔扣合,完成连接。

  绿旗向上方挥动,刚刚抓稳集装箱的铁爪,缓缓上升,一秒、两秒……集装箱被移动到了对面的准轨火车上方。此时,绿旗再次向下挥动,杨强林让铁爪下降,与集装箱顶部的锁孔松开,完成分离。集装箱顺利从宽轨火车换至准轨火车。整个“换装”过程用时2分钟。

  杨强林和另外两名同事,继续操控着各自的龙门式起重机,操作着铁爪依次伸向一个个集装箱。

  这座名为“换二十三库”的换装库,高度达23米,长度超过800米,具备一次性实现一列中欧班列整体换装的能力。

  “每天,我们的工人都要在这里为中欧班列进行‘换鞋’,也就是‘换装’作业。”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阿拉山口站货装车间货运员谭磊介绍。

  为什么要“换鞋”呢?谭磊解释:中国铁路采用的是1435毫米宽的标准轨,而相邻的哈萨克斯坦等国家使用的1520毫米的宽轨。由于两国铁路轨距不同,货物在跨境运输时无法直接通行,必须在边境口岸进行换装作业,就是把货物从一种轨距的列车上卸下来,再装载到另一种轨距的列车上。这就如同列车进门要“换鞋”一样,只有这样,列车才能在不同国家的轨道上顺利行驶。

  “对于出境的中欧班列,需要在哈萨克斯坦换装,入境的中欧班列在阿拉山口站换装。”谭磊说,过去,工人们在室外露天环境进行换装作业,每逢大风天气,影响换装效率和安全。

  为有效解决这个问题,2008年,阿拉山口建成了第一座铁路室内集装箱换装库——“换二十三库”。自此,实现了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不间断的换装作业,年换装能力达20万个标箱。

  2024年,第二座铁路室内集装箱换装库“换二十二库”也顺利建成。如果3台桥吊同时作业,1小时左右就可完成一列车(55个集装箱)的换装任务。

  “10年前,由阿拉山口通行的中欧班列每周还不到10列,如今,日均通行量已达到21列,线路也从最初的1条扩展到123条,通达德国、俄罗斯、波兰等21个国家,载运的货物有日用百货、木材等两百多种。”阿拉山口站技术科工程师王凯说。

  “我在这里工作了20年,中欧班列开行数量越来越多,自己经手的货物能走向世界,这工作值得!”谭磊自豪地说。

转载请注明:在线视频格式转换工具网站源码